【社论】拿什么终结985、211

作者:admin 时间:2016-08-08 20:07

字号
日前,教育部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,其中包含多份“985工程”、“211工程”相关文件。正当人们解读此举“释放了什么信号”时,教育部回应称,年内拟启动“双一流”,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。 
现在正值高考招生季,“985”、“211”是考生和家长心中“好大学”的代名词。但 “985”、“211”引起的非议由来已久,主要包括:用人为手段将高校分“三六九等”,资金严重倾斜,对没有划入的高校不公平;由于大量“985”、“211”高校分布在北京、上海等东部地区,因此加剧地域间高等教育资源不均衡,形成马太效应;就业市场上的“985、211毕业生优先”,是一种标签化的歧视现象。
投向教育的财政资金有限,大学总有“红肥绿瘦”,要求完全平均分配是不现实的。但“985”、“211”的核心问题是行政之手主导教育。一所大学能否进入“985”、“211”序列,往往凭借的是行政资源,部属、省属和地方高校的机遇有天壤之别。而序列划定之后,便形成一种僵固的等级秩序,很难根据现实中的变化发展及时调整,未被选中者似乎“永世不得超生”。
“985工程”、“211工程”文件失效,人们期待的是这种过时的资源分配体系被摒弃,而不是换个马甲游戏继续。
教育有教育的逻辑,不该遵循行政的逻辑。选一批“优等生”,大手笔供养,对其他的“差生”则放任不管,这是搞“样板工程”。即使真的用钱砸出一些“一流大学”、“一流专业”,这样的教育体系也不是一流的。
在可预见的未来,中国的高校仍将依赖政府财政拨款,中央财政更是不可或缺的一块。但是现行的财政拨款方式必须改革,而瞄准的方向只能是,逐步减少行政之手的直接干预,最终建立第三方的教育评价机构,参考独立评估结果分配资源。
责任编辑:imToken新闻报料:400-888-8888   本站原创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
关键词 >> 【,社论,】,拿,什么,终结,985,、,211,日前,
继续阅读
热新闻

APP下载

客户端下载
推荐
关于我们 诚聘精英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报料